管道運輸的優缺點發表時間:2021-08-07 10:00 管道運輸的優缺點 (1)運量大。 一條輸油管線可以源源不斷地完成輸送任務。根據其管徑的大小不同,其每年的運輸量可達數百萬噸到幾千萬噸,甚至超過億噸。 (2)占地少。 運輸管道通常埋于地下,其占用的土地很少;運輸系統的建設實踐證明,運輸管道埋藏于地下的部分占管道總長度的95%以上,因而對于土地的永久性占用很少,分別僅為公路的3%,鐵路的10%左右,在交通運輸規劃系統中,優先考慮管道運輸方案,對于節約土地資源,意義重大。 (3)管道運輸建設周期短、費用低。
國內外交通運輸系統建設的大量實踐證明,管道運輸系統的建設周期與相同運量的鐵路建設周期相比,一般來說要短1/3以上。歷史上,中國建設大慶至秦皇島全長1,152公里的輸油管道,僅用了23個月的時間,而若要建設一條同樣運輸量的鐵路,至少需要3年時間,新疆至上海市的全長4,200公里天然氣運輸管道,預期建設周期不會超過2年,但是如果新建同樣運量的鐵路專線,建設周期在3年以上,特別是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相對較差,大規模修建鐵路難度將更大,周期將更長,統計資料表明,管道建設費用比鐵路低60%左右。
天然氣管道輸送與其液化船運(LNG)的比較。以輸送300m3/a(立方米/年)的天然氣為例,如建設6,000公里管道投資約120億美元;而建設相同規模(2,000萬噸)LNG廠的投資則需200億美元以上;另外,需要容量為12.5萬立方米的LNG船約20艘,一艘12.5萬立方米的LNG船造價在2億美元以上,總的造船費約40億美元。僅在投資上,采用LNG就大大高于管道。
(4)管道運輸安全可靠、連續性強。 由于石油天然氣易燃、易爆、易揮發、易泄露,采用管道運輸方式,既安全,又可以大大減少揮發損耗,同時由于泄露導致的對空氣、水和土壤污染也可大大減少,也就是說,管道運輸能較好地滿足運輸工程的綠色化要求,此外,由于管道基本埋藏于地下,其運輸過程惡劣多變的氣候條件影響小,可以確保運輸系統長期穩定地運行。 (5)管道運輸耗能少、成本低、效益好。 發達國家采用管道運輸石油,每噸千米的能耗不足鐵路的1/7,在大量運輸時的運輸成本與水運接近,因此在無水條件下,采用管道運輸是一種最為節能的運輸方式。管道運輸是一種連續工程,運輸系統不存在空載行程,因而系統的運輸效率高,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已證明,管道口徑越大,運輸距離越遠,運輸量越大,運輸成本就越低,以運輸石油為例,管道運輸、水路運輸、鐵路運輸的運輸成本之比為1:1:1.7。 缺點專用型強運輸對象受到限制,承運的貨物比較單一。只適合運輸諸如石油、天然氣、化學品、碎煤漿等氣體和液體貨物。 靈活性差 管道運輸不如其他運輸方式(如汽車運輸)靈活,除承運的貨物比較單一外,它也不容隨便擴展管線。實現“門到門”的運輸服務,對一般用戶來說,管道運輸常常要與鐵路運輸或汽車運輸、水路運輸配合才能完成全程輸送。 固定投資大 為了進行連續輸送,還需要在各中間站建立儲存庫和加壓站,以促進管道運輸的暢通。 專營性強 管道運輸屬于專用運輸,其成產與運銷混為一體,不提供給其他發貨人使用。
|